(相关资料图)
“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”12日上午在上海举行。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表示,1993年4月两岸海基、海协“两会”领导人的会面,被认为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里程碑。会谈不仅建立两岸高层对话的制度性管道,并且还达成了四项协议。
赵春山说,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”面对当前两岸兵凶战危,再回顾当年“渡尽刼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”的那一幕,真是让人感慨万千。无论如何,“辜汪会谈”仍带来几点重要的启示。
第一,“辜汪会谈”是在当时两岸都坚持“一个中国原则”的互信基础下,于1992年在香港展开先置作业的协商。
第二,“辜汪会谈”能顺利举办,并取得具体成果,是因双方同意以“搁置争议”和“求同存异”来进行平等协商,这是“九二共识”的精神所在。
第三,“辜汪会谈”根据“先经后政,先易后难”的默契循序渐进,凸显“经济是下层基础”和“欲速则不达”的道理。
第四,“两会”虽扮演“白手套”的角色,但其设定的特殊功能,却因两岸关系的变化而受到影响;
第五,“辜汪会谈”证明两岸的中国人,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赵春山指出,台湾各项民调显示,民众多数乐见两岸恢复交流;也只有恢复“两会”的正常运作,才能解决两岸交流涉及“公权力”的问题。征诸当前两岸情势,明年台湾大选结果,将是决定“两会”能否复谈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此次研讨会由全国台湾研究会、上海东亚研究所、旺报(旺中媒体集团)共同主办,由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、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办,支持单位为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。这是疫后两岸交流逐步恢复以来,由两岸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、规模最大的线下两岸关系学术研讨活动。中评社就此次在上海举行的“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”的专家学者表述的观点作全面深入的报导。<nextpage>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