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最新公布的4月份就业数据显示,青年失业率继续上升,达到20.4%,这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被聚焦。
近期,网上“全职儿女”“中国人能不能拥有GAP(短暂的休息)”等一系列讨论,看似是在探讨毕业生就业新出路的可能性,但也折射出当下毕业生群体缺乏就业安全感,饱受就业焦虑困扰的心态。其中,相当一部分就业焦虑来源于“应届生身份”所带来的“精神内耗”。
应届毕业生是国家重点保障的就业群体,企事业单位每年会留出数量可观的应届生岗位,民营企业也对校招员工有所倾斜。因此,不少毕业生将应届身份看作只有一次的“护身符”。
按照规定,毕业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,可将户口档案在学校留存两年,保留应届身份以继续寻找合适的工作,也就是所谓的“择业期”。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,一些用人单位并不接受择业期毕业生校招简历投递。这也加剧了此类群体就业难度。
日前人社部等十部门启动实施“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”,聚焦的正是离校择业学生和青年失业人群。此外,更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注明“在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视同应届毕业生”,也是一个积极的趋势。
同时,用人单位也要破除不合理门槛限制,给予平等的应聘机会,不仅有利于缓解择业期毕业生的就业焦虑,更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到符合需求的人才。
青年群体正处于事业方向的开端,即使短时间内处于择业“空窗”,也无须过分自我苛责。重要的是保持信心,就业择业观念更加多元,更加适应社会需求。
总之,社会不妨多些宽容,以发展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,织好就业容错率这张“安全网”,让青年人更加从容地找到适合自己、适应社会的就业节奏。
标签: